學名 |
Arctictis binturong |
英名 |
Bearcat或Binturong |
分布 |
東南亞、越南、婆羅洲、馬來西亞、印尼、菲律賓等。中國雲南也有分布。
熊狸生活在雨林里,長年在樹上活動。
因為砍伐森林行為嚴重破壞了它們的棲息地,加上偷獵使其數量驟減。
在很多國家熊狸現在已經處於瀕危狀態。熊狸有三個亞種。
半島亞種分布在菲律賓,其餘亞種分布在菲律賓以外的地方。半島亞種是體形最大的亞種。 |
特點 |
熊狸是一種夜行動物,白天在樹上睡覺,晚上出來活動。
熊狸身長為60~95厘米,重9~14公斤。尾巴的長度幾乎等同於軀幹的長度。
作為靈貓科成員,熊狸有很多特立獨行的地方。
熊狸是靈貓科中體形第二大的種類,雌性體形比雄性大出20%。
同時,熊狸也是靈貓科中唯一長素色皮毛的動物,其他靈貓科成員一般都帶斑紋。
熊狸雌性性器官居然長得像雄性的性器(長有陰蒂骨之故,這點類似鬣狗類),
事實上,這種雌雄性器相似是貓型亞目的一種原始特徵的遺留。
另外,熊狸也是靈貓類中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動物。
它的尾巴長有蓬鬆粗糙的毛,具有抓握功能,能起到第五隻手的功能。
實際上,只有兩種食肉目動物的尾巴有此功能,熊狸是其中之一。
而且在東半球,熊狸還是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哺乳動物。熊狸長小圓耳,小眼睛。
雖然屬於食肉目,但是犬齒不發達,切齒也不如其他食肉類那麼特化。
主食果子,也取食鳥卵、嫩葉、齧齒動物和小鳥。
仍然如同熊一樣,熊狸是一種歸入食肉目的雜食動物。
熊狸在受威脅的時候會變得異常兇猛,而在開心的時候會發出咯咯笑的聲音。
人工飼養下熊狸能活20年,最高記錄26年。在同等體形的動物中已經算是高壽了。
熊狸會爬樹,能在樹枝間跳躍攀爬尋找食物,同時用尾巴纏繞樹枝協助維持平衡。
它們的後肢能往後彎曲很大的角度,便於頭朝下從樹上爬下來。
熊狸用位於尾部的嗅腺在樹上蹭擦來標記領土,
與同類進行嗅覺交流,在樹上爬的時候,會留下一道道的嗅痕。
熊狸嗅腺分泌的物質氣味常常被形容為「類似熱爆米花」。 |